在全國第 34個“119”消防安全月來臨之際,為切實增強全院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提升應對突發火情的協同作戰和應急處置能力,11月6 日由保衛科牽頭,延陵安保主導組織了一場多部門參與的消防疏散聯合實戰演練。此次演練整合了醫院安保力量、八病區醫護人員、物業人員以及院微型消防隊,旨在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磨合各部門間的應急聯動機制。下午4時,演練總指揮陸國兵一聲令下,演練正式拉開帷幕。模擬場景設定為八病區配餐間因微波爐短路引發“火情”,煙霧迅速蔓延。病區護士在發現“火情”后,立即按下手動報警按鈕,并第一時間撥打院內火警電話,同時啟動病區消防應急預案。
聞令而動,各司其職:
•初期響應與疏散:八病區醫護人員迅速分為兩組。一組立即形成首批滅火力量,使用滅火器對初期火源進行撲救;另一組則按照“重病患者先行、行動不便者協助”的原則,與物業人員共同組織引導病區內的“患者”及“家屬”彎腰低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沿著預定的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區域轉移。整個過程緊張而不慌亂,充分體現了醫護人員和物業人員在日常訓練中掌握的疏散引導技巧和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
•安保警戒與支援:醫院安保人員接到報警后,迅速抵達現場。一部分人員立即在八病區外圍拉起警戒線,維持秩序,確保疏散通道暢通無阻,并引導后續救援力量進入;另一部分人員則進入病房內,協助醫護人員轉移重癥“患者”、攙扶行動不便的“患者”,確保不漏一人。
• 微型消防隊出擊:接到火情信息后,我院微型消防隊隊員身著戰斗服,攜帶專業滅火救援裝備,在3分鐘內趕到“火場”。他們動作嫻熟地鋪設水帶,深入“火場”內部,對“火勢”進行強攻堵截,成功控制了“險情”,并模擬了對被困人員的搜救過程,展示了微型消防隊“救早、滅小”的關鍵作用。
整個演練過程指令清晰、反應迅速、分工明確、配合緊密,從報警、疏散、警戒到撲救,各個環節銜接流暢,達到了預期效果。演練結束后,總指揮對演練過程進行了現場點評,肯定了各部門的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同時也對演練中暴露出的細節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燃”。此次八病區聯合消防疏散演練,不僅是對醫院消防應急預案的一次有效檢驗,更是一次面向全體參與人員的生動安全教育。通過實戰化演練,進一步強化了醫院各部門之間的應急聯動效率,提升了醫護人員應對初期火災和組織疏散逃生的能力,鞏固了微型消防隊的應急處置技能,為持續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就醫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